【?高企申報成功案例】
凱東本次直播針對高企辦法修訂,給大家準備了“2026年高企認定及復審規劃方案”、“2026年高企資質維護要點大綱”兩份資料,企業可聯系顧問18925013972進直播群觀看并領取。
2025年第一批高企網評已結束,有的企業研發成果亮眼卻落榜,有的企業財務數據一般卻通關,可以看出企業的“過與不過”,差的往往不是實力本身,而是對申報規則的精準把握和關鍵細節的精準突破。
作為每年輔導超百余家高新的老牌機構,凱東今年第一批交出了"輔導企業百分百過審"的答卷。小編從輔導申報的企業中挑兩個典型案例來進行分享,從“2024分數未達標落榜”、“財務0分沒希望”到順利通過今年網評,我們項目團隊從中“輔導”了什么?
案例1
——廣州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該企業在2024年申報高新時因分數不足評審未通過。
企業類型: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屬于信息技術軟件開發中小型企業,是一家專注于構建物聯網設備安全基線的新興企業。
存在問題:企業雖有技術積累,但由于前期研發項目歸集較亂,導致成果轉化能力較為薄弱,且在組織管理水平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2024年的高企認定中遺憾不通過。
24年評審得分如下:
知識產權得分:21.33分
技術創新組織管理水平得分:14.66分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分:19.67分
成長指標得分:9.75分
創新能力評價總分:65.41分(未達到71分以上)
該企業情況不符合高企認定條件。
2025年重新申報時,凱東項目團隊做了如下輔導:
1、對研發活動進行改進,加強研發項目的過程管理,按“立項-實施-結項”全流程規范文檔,并要求企業嚴格按照研發項目進展完善對研發立項報告和結項報告的內容描述,把零散的技術日志、測試報告串聯成可證明的研發鏈;
2、讓企業注意研發成果的整合,在研發過程中形成并保留完善的技術文檔,對研發技術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相關系統軟件的測試與技術查新,并將軟件測試報告、技術查新報告與成果轉化一一對應,讓轉化能力從模糊分變成可視化分;
3、通過貼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企業制度的改版并且加強企業對制度的具體實施情況,留存會議記錄、培訓簽到表、執行檢查表等痕跡,讓組織管理水平從紙上制度變成落地證據,以此來提高組織管理水平能力。
在凱東項目團隊的嚴格要求與提前布局下,最終該公司順利通過2025年第一批網評。
案例2
——廣州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該企業在2025年要進行復審,復審之前自評高企四個板塊分數如下:
財務板塊:0分;
知識產權板塊(授權12項發明):24-26分;
成果轉化板塊:25-27分;
制度板塊(有產學研):15-17分;
綜合評分:64-70分,面臨不通過的風險
企業類型: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以汽車智造自動化設備為核心,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為一體,為汽車工序提供柔性智能生產線集成、線邊智能物流等裝備,是典型的技術扎實型制造業企業。
存在問題:由于企業近三年銷售收入下降,導致財務板塊得分為0,若其他板塊不拿足分數,很大概率會不通過。
凱東項目團隊充分挖掘企業的優勢,把三大板塊得分拉滿:
1、知識產權板塊:專利按主營業務貼合度+技術前沿性排序,結合高品技術指標,在知識產權說明中補充突破行業精度瓶頸、效率提升具體數據,并關聯應用場景。
2、成果轉化板塊:企業雖有多項研發成果,但原申報材料僅列出轉化成果名稱,缺乏從研發到落地的完整證據鏈,凱東項目團隊協助客戶對每一個成果轉化都進行了成果轉化說明的梳理,并且說明這個成果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即來自哪個研發活動,經過哪些階段,最后投入到哪個具體項目,跟研發立項版塊對應的地方形成完美的閉環。佐證材料確保有6項以上:如合同、發票、專利、測試報告、CAD圖紙、式樣書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查新報告、科技成果鑒定等資料的補充,確保成果的新穎性、材料的多樣性。
3、組織管理水平板塊:我們項目團隊結合其創新平臺及產學研優勢,將研究開發管理制度糅合到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并且注意資料留痕,展現企業特色化材料。
在凱東項目團隊的“搶分”策略下,最終該公司順利通過2025年第一批網評。
總結:
從上面兩個案例可以看出,高企認定的核心是企業自身實力,但專業輔導能讓“實力”更“顯性”,通過前期規劃補短板,申報時精準舉證,讓每一分努力都被評審看見。
分數不足別灰心,找對方法、配合專業團隊,你的技術積累、創新成果也能在高企認定中兌現價值。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分數不足”、“不通過”或許缺的只是一次專業的精準輔導。

1892501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