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體量扎根細分賽道,以精尖技術鑄就核心競爭力,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陣容再擴容。近日,工信部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發布,廣東691家企業成功入圍,數量創歷史新高并位居全國前列。至此,廣東累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超2000家,其中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企業數量穩居全國第一。
地域覆蓋廣度實現新突破,是本次公示的顯著亮點。691家新入圍企業遍布全省15個地市,為歷次評定中覆蓋面最廣的一次。從分布來看,深圳以347家居首,廣州(127家)、東莞(65家)、佛山(48家)、珠海(38家)緊隨其后,中山、江門等多地也有企業入選。作為創新核心引擎,粵港澳大灣區表現尤為突出,深圳、廣州等市公示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深圳更是首次登頂全國新增“小巨人”企業數量榜首。
優良產業生態為企業成長保駕護航?!按鬄硡^從人才供給、供應鏈配套到品牌出海,全方位支撐企業發展。”新入圍的深圳庫犸科技國內公關負責人黃卉表示,企業90%的生產可在大灣區完成,從創意策劃到樣品落地僅需不到10天,高效實現技術轉化與市場拓展。雷鳥創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CEO李宏偉也印證了這一點,這家成立僅3年的本土企業,已拿下35%的消費級AR眼鏡市場份額,而廣東集聚的超千家人工智能與AR領域企業,構建起“硬件研發+算法創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生態,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聚焦核心賽道,“小巨人”正成為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堅力量。本次入圍粵企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關鍵領域,通過深挖細分市場、破解技術堵點,推動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指出,廣東“小巨人”不僅數量領先,更在產業鏈核心環節嵌入、關鍵材料與零部件突破、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穩步邁進,折射出廣東制造業從“重規模、拼速度”向“重技術、強韌性”的深刻轉型,這些“小而專”的企業,正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附【廣州市各區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獎勵匯總】?
咨詢請聯系凱東知識產權18925013972微信同號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申報條件
一、核心申報條件(須同時滿足六個方面指標)


1892501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