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費加計扣除是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稅收優惠,也是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關鍵環節。但隨著稅務監管收緊,不少企業因操作不當觸碰稽查紅線。結合實務經驗,整理出 6 大高頻風險點,企業需重點自查規避!
咨詢請聯系凱東知識產權18925013972(微信同號)

部分企業為多享優惠,突然大幅提高研發費用申報金額,卻無對應支撐。既沒有新增研發項目備案,也未擴大研發人員規模,更無研發設備采購記錄,且費用增幅遠超同行業正常水平。
-
稽查重點:稅務系統會直接標記 “異常增速”,核查費用真實性。
-
規避建議:研發費用增長需與研發進度、項目數量、人員規模精準匹配,留存詳細項目計劃、費用明細等佐證材料。
只有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工程師、實驗員等人員的工資薪金、社保,才可計入研發費用。不少企業將高管、行政、后勤等未實際參與研發人員的相關支出,違規納入歸集范圍。
-
稽查重點:核查研發人員名單、崗位職責說明書、考勤記錄及項目參與證明。
-
規避建議:明確研發人員界定標準,建立人員參與研發的書面確認流程,留存完整任職及工作分配憑證。
研發活動需具備 “創新性”,核心是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部分企業將常規技術維護、產品小升級、簡單復制模仿等偽研發行為,包裝成合規研發項目申報。
-
稽查重點:核查項目立項文件、技術方案、研發成果報告,判斷是否存在實質創新。
-
規避建議:立項前明確研發目標與創新點,留存研發過程記錄及成果驗證材料,避免 “偽研發” 立項。
企業常將研發加計扣除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費用歸集口徑混為一談,導致計算錯誤。兩者雖有重疊,但范圍和比例要求存在差異,直接套用易引發風險。
-
核心區別:研發加計扣除聚焦 “直接從事研發人員” 的人工費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針對 “科技人員”;會計核算范圍整體大于稅收口徑。
-
規避建議:對照政策明確三類口徑差異,按研發加計扣除專屬要求歸集,避免多計或少計費用。
研發與生產共用人員、設備、場地時,企業未建立清晰核算制度,未按工時、機時等合理標準分攤費用。比如一臺設備既用于生產又用于研發,卻將全部折舊計入研發費用。
-
稽查重點:核查分攤依據的合理性,要求區分研發與生產消耗明細。
-
規避建議:建立共用資源分攤制度,按實際使用比例(如工時記錄)拆分費用,留存分攤計算過程憑證。
研發過程中產生的試制品、下腳料、殘次品等對外銷售取得收入后,企業未按規定沖減當年研發費用。例如研發投入 100 萬,試制品銷售獲利 20 萬,仍按 100 萬申報加計扣除。
-
稽查重點:核查銷售臺賬與研發費用歸集的關聯性,排查未沖減收入情況。
-
規避建議:建立研發特殊收入臺賬,及時將相關銷售收入沖減對應研發費用,確保申報金額真實準確。
-
確保研發活動真實合規,杜絕 “偽研發” 包裝;
-
建立研發費用專賬或輔助賬,規范歸集流程,保留合同、付款、領料、工時等完整憑證鏈;
-
精準把握政策要求,明確費用范圍、分攤方法及特殊收入處理規則;
-
遇到疑問及時咨詢專業機構,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引發風險。
-
咨詢請聯系凱東知識產權18925013972(微信同號)
-